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人
对于试卷的分析,会让你发现不足点并加以改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分析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其他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况:列举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答瓦特的较多,蒸汽机与蒸汽机车混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3、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知识是能力之源。
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五、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提高答题技巧
教学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二)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1.本次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例如材料解析题,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图文材料,并融合新课程的理念,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师重视图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较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一、死板的特点。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 具体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范围比较广。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第3 4 6 10 14 17 20等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6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
第二大题第一小题,学生答的不是很准确,说明学生对所问问题不是加以思考,而是把所背过来的内容硬搬过来写下来,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跟好的复习。第三小题的第2小题中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史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做的不是很好,学生把“电气”写成“电器”学生对所答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追其原因是平时对所学历史死记硬背,只背表面,不看内容,不善于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善于对比比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
总体来说,其它填图题、材料题做得还可以,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还是比较熟悉的,准确率较高。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
5、建议及构思: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再多渗透一些能力考查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翻书抄书,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2)本次试卷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多侧重近代史;重点不太明显: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两次工业革命等涉及的比例太少。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4)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平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29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50:50。1—2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6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7—17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18—25小题是考查中国近代史,26—29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26小题13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小题10分,28小题13分,均考查世界近代史,29小题14分,考查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
2、试卷的主要特点
(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
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
试题时代感在选择题第2、3、7、12、18、20、23、25题及综合题第28、29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分值为47分,约占总分的一半。内容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两会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内容,尤其是是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激起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不得不保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这些题目紧扣时事,却又未脱离学生学习、知识及能力范围。
(3)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第29题一个题目考了整个中国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4)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
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份试卷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精神。如第28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问题,表达理解。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二、考试质量及试题评价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99人,不及格人数22人,及格人数77人,优秀人数25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68.3,优秀率25.3%,及格率77.8%。
2、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本卷试题总体偏易,能照顾大多数同学,特别是能够充分激起中下层水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试题区分度适中,较能看出优秀与中层生的差别。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未充分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出现不应的错误。比如第20题,学生对关键词“继之”忽视,走马观花,以致出错。
3、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因试题不难,造成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4、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时政要点,要把历史与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历史教学绝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和现实紧紧联系起来,在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氛围时,找准和现实的切入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在历史中比较现实,在现实中学习画史,从而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学习变得较为轻松活泼,贴近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大内涵所在。在教学中,对于周年大事记,要高度重视,要将周年大事相关的材料,纪念活动和周年大事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
2、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知识是能力之源。
3、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的相互渗透。这不仅在于拓展知识面,还有助于历史教学本身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增强。在教学中要渗透教育意识,真正把历史课堂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4、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网友评论
- 上一篇:初三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 下一篇:初三历史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