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经典阅读题

【七年级语文】 2019-08-04本文已影响

  在初中学习阶段,做好每一个阅读题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一语文经典阅读题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语文经典阅读题(一)

  ①国学和周杰伦,两者搭界吗?

  ②从歌曲《菊花台》可见一斑,几百字的歌词中,处处凝结中国元素,“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而另一曲《青花瓷》,则是一幅江南泼墨山水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犹如绣花针落地”。回首周杰伦的成名作,《东风破》《将军》《本草纲目》《发如雪》,大半与古中国的意象有关。他以“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做引,以“牡丹、宣纸、宋体字”入画,追问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吐词不清,又郑重其事,以最时髦的方式“复原”了旧河山。

  ③由此引发的潮流,令人惊叹。很多年轻人,之前对国学漠然视之,“所谓中国风,不就是画着脸谱的戏曲唱腔,孔孟之道,太极八卦,四书五经,或一套刚猛的少林拳吗?”可因为周杰伦,他们爱上了国学,发现了流行音乐深藏的“五千年的精髓和传承”。而2009年初在成都举行的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干脆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考题:“‘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有什么语法错误?”

  ④不仅是周董。流行偶像林俊杰的《曹操》,胡彦斌的《诀别诗》,无一走的不是“复古路线”。台上轻轻唱,台下高声和。都是年轻的面孔,眼神稚嫩而投入,叫你动容。

  ⑤是好是坏?争论者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媚俗”,把“国学”低俗化了。另一派则认为“刚刚好”,“阳春白雪”早就该和“下里巴人”联姻,青少年不感冒,国学怎么可能兴旺得起来?对这个问题,方文山(台湾金牌词人)这么看:“自五四运动词诗彻底分家后,新诗基本上已经成为纯文学的一员,极少与旋律产生互动。而歌词则完全依附于音乐发展,词意不再讲究文学性。这次将歌词知识化的举动,应该是流行歌词首度对国学领域作较为整体的显著贡献吧!”

  ⑥在内地,长期以来国学与流行音乐,被有意无意地分隔。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其实,如今高高在上的《诗经》也曾是“歌集”。古代的高人雅士,从不讳言“诗”可以“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柳永的《雨霖玲》,都是写来唱的,传播得越远越成功,至于“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简直就是最高的赞美了。而近现代,1915年李叔同写下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哀而不伤,一时传唱。但它也是古典“诗歌”的“绝唱”。1920年,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摩登的意象开始替代“长亭”“古道”走上“歌”的殿堂。

  ⑦在内地,一沉默便近90年。而在香港、台湾,一直“文脉未绝”。古典诗词与流行文化的分野,没那么大,二者互相嵌入,彼此滋养,焕发勃勃生机。著名华语作家金庸、梁羽生、琼瑶,很多时候直接以词牌名标注小说的章回。 ⑧对此,内地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思忖如何让国学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教育部一位分管语言文字的司长曾表示:“现在有些地方诵读国学经典要求学生穿古装,甚至手拿戒尺摇头晃脑,太拘于形式了。我们正考虑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让中小学生传唱,这样做是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⑨秦时明月汉时关,月光今照菊花台。古老庄重的国学,要善于借力时尚轻便的方式做好传播。要知道,年轻人喜欢素坯为胎的青花瓷瓶,也喜欢瓶身上花纹曼妙的牡丹花。(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菊花台》等“中国风”歌曲中包含哪些“中国元素”。

  2.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为什么当今很多年轻人对国学没兴趣,甚至“漠然视之”。

  3.仔细阅读下列选项,找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

  A.作者认为,周杰伦之所以受年轻人追捧,完全是他的歌词吸引人。

  B.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考题,表明在批判周杰伦的歌词。

  C.专家认为,国学没落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太拘泥于形式了。

  D.流行歌曲对国学领域的显著贡献是把音乐旋律与词意的文学性结合在了一起。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月光今照菊花台”的含义。

  5.读了本文,请围绕“国学与时尚”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作者展开讨论。

  初一语文经典阅读题(二)

  ⑴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⑵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⑶“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⑷“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⑸“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⑹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⑺“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播种。”

  ⑻“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⑼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叔,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⑽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家常后,在要回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儿东西还拿过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⑾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儿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⑿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儿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⒀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瘦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村医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儿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⒁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

  ⒂前段日子,父亲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选自《散文》,2008年第4期,作者饮者)

  1、 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请具体列举出来。

  故乡的村民在借还过程中,为什么不言谢?

  3、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我也碰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太婆那儿拿的。” 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 _____ 自然段与第 自然段之间。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5、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详略得当,略写了哪几件事?详写了哪事件?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