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数学】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呢?

  一年级上学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介绍: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一学期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实验过程中,我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尝试。有失败,有成功,也有体会,愿意和同行们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一、一年级上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分析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知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这充分体现了一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丁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做“记录员”时,由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会写的字太少,记录的能力很有限(只能记一部分),因此存在客观上的困难。

  6.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对于他们实施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一年级上学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通过“成功”与 “失败”的对比,我终于坚信了这句名言。合作学习的不成功,主要原因在教师身上,或是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起点了解不充分,或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程序、方式方法、策略考虑不周全。总之,是教师实施的方式方法没有适应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在一年级上学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怎样进行操作,需要示范指导。如一年级上册第82页“数学乐园”,其中的一个活动“对口令”,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水平,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选一个水平较高的小组(3人)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评价):三个学生手里都拿着l~10的卡片,一个学生举 9,并说:“我出9”,第二个学生接着说:“我出2”,第三个学生说:“我对7”,最后三人同时说出:“2和7组成9”。这样依次进行:“1和8组成 9”,“3和6组成9”……,没等9的组成口令对完,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小声对起口令,这说明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活动了,于是我就随机放开各小组,让各小组进行活动。这时我抽出时间,深入到各小组,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二)要注意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5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5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受到人人需要合作的教育。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要注意,由2人组过渡到3人组是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飞跃,一定要周密设计,不然就会乱。

  (三)异质分组一定要与同质分组相结合,轮换实施

  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各有利弊,两者可相互补充。异质分组是小组间力量相当、平等,利于竞争,但组内水平不一,这是造成优生活动多,其他学生旁听、活动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同质分组是组内力量相当、平等,利于竞争,给了中下水平学生说话的机会,但小组之间水平不一,是造成课堂教学进度不能同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质分组,是在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小组独立合作操作能力,教师才能放开让他们去自主合作,去探究。而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分组合作,由教师巡回指导进行合作,这样可使学生人人都有话说,能平等地说话。使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优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提高交往、协调、创新的能力,中下水平学生接受教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同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新理念。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55页“8和9的组成与分解”。

  由于学过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和6与7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对数的分解组成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学习经验,于是我对中上等水平的各小组大胆地放开,对他们提出要求:(1) 3人一组合作(2人操作,1人记录“8能分解成哪几组?”);(2)先分解8;(3)再分解9。

  同时,对中下等水平的各小组提出要求: (1)3人一组合作;(2)摆小棒分解8(先分解前4组);(3)“想”后3组(教师巡回到各小组参与指导)。

  当中下水平的各小组刚刚完成8的分解后,中上等水平各小组就几乎同时完成了“8和9的分解”。我赶紧安排中下水平的各小组独立合作,进行9的分解(可不摆小棒)。

  然后,抽查中上水平的各小组8和9的分解情况,并继续提出要求:(1)互相说一说,由一组的分解能想到哪一组的分解? (2)讨论:怎样熟记8和9的分解?(让他们再提高,不能留空档时间。)

  接着,我再参与到中下水平的各小组,观察指导9的分解。

  最后,全班各小组交流8和9的分解情况 (过程略)。中下水平各小组的学生兴致都很高,原因就是他们得到了平等、充分的参与机会,很满足,很成功。课外,我又调查了中上水平的各组学生,他们表示很愿意这样分组合作学习,不用老师讲就能学会。

  综上所述,根据适宜的教学内容,不定期地将同质组和异质组轮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扬长避短,能更好地调动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要注意周全性

  教师要充分考虑每次小组活动的可行性。从学生认知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否适应;从学生的合作能力考虑,学生能否合作起来,可能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出现,要做什么补救措施准备;从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考虑,给学生多长的时间,不能提出问题就匆匆活动;从活动的意义上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效果更好;从小组的人员建设上考虑,人数多少为宜,是同质搭配还是异质搭配;从小组活动的次数上考虑,本节课要活动几次为宜;从活动的内容上考虑,每次活动的内容是否值得进行合作;从活动的秩序上考虑,尤其是需用学具操作的活动,一定要交代清楚先活动什么,再活动什么,响亮地提出要求,做到字字说清,句句入耳,最后再发给学生学具,不然,就会造成混乱。

  结语:更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尽在学习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