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治考研资料

【政治学习方法】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在考研初期,就必须有个宏观的计划,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政治考研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2016政治考研资料: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确定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我国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3.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2016政治考研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但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1956年底,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四马分肥”。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2016政治考研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