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

【九年级地理】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试卷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一)

  一 、试题分析

  试题共两大题,卷面共30分,其中选择题15分,综合题15分。试题紧扣课标,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去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易、中、难的比例为6:3:1,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得失分情况分析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以我所任教的九年级2个班抽随机抽查学生样卷30分为例。基本情况分析如下:24分以上1人,18—23分16人,不及格13人,最高分24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15.9分。 选择题做得比较好的是:1、2、5、7、9、10、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83%左右;综合题做得比较好的是:16题的1、3、4小题;17题的1、2、3、4小题;18题的1、2、4、 5小题;19题的1、3、4、 6小题。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78%以上 。错得较多的题目:选择题4、6、8、11小题,失分率达到70%以上。综合题16题的2小题,只有3人做对;18题的2小题第一问只有2人答对;19题的4小题只有9人答对。

  三、 失分主要原因

  1、 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2、对极地地区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准确,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

  3、 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16题为例, 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念并认识优良畜种,平时要求学生按照特征去识记,但错误现象仍然很严重。

  四 今后改进办法

  1、 要坚信不疑的将高效课堂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一定要处理好“导”“教”“学”的关系。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精心编写导学案,加强小组建设。

  2、 着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在地理学科里还是相当的突出,要让后进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给予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提出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学生差距,也要力求缩小差距,要夯实后进生基础,加强检查与督促。

  3、加强课后作业训练与单元测试,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多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动向,针对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二)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郑州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如28题,整个黄河相关知识揉合在一起去考,学生得分率很低。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30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9,30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

  第30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分析农业类型,说明理由,主要让学生认识农业的因地制宜。这道题的平均得分6.28,达到及格分。这道题并不难,学生很多失分在农业类型和土地类型部分,答案应为种植业,很多学生错填为耕地。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28题黄河凌汛的河段学生不明原理,其实这个知识课本上有,上课我也专门讲到了,但是学生不细心,又不明原理导致得分率很低。

  (三)知识遗忘

  29题考了西南地质灾害,认识西南地区地震多的原因,这个知识在七年级详细讲过,八年级只是提了一下。学生这道题得分很低,很多人不回答,或者答得很简略。典型的知识遗忘了。

  (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28题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写成“桃花玉”;

  三、今后教学注意事项

  我校参加考试四个班级,平均分分别是59.81, 64.82 , 66.73, 59.84。整个中原区综合题的平均分26题6.11,27题6.81,28题5.89,29题6.19,30题6.28.通过对比,我校的平均分可能略低于中原区整体水平。

  (一)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基础知识的教育

  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了气候的分布,但没有讲各种气候的特征,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重点的讲解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还可以有目的的讲解三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二)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基础原理的理解

  根据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主要学习地理现象,多需记忆,而理解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往往又分解在不同的章节中,这些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及时的总结归纳,不因为八年级只是面临结业考试,而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又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气温分布为例,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但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夏季的气温仍然比较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七年级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联系,讲清原因,三是让学生理解在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进行辨证思维的教育。

  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