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资料:南京中山陵为什么没有墓志铭

【历史学习方法】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历史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学习资料《南京中山陵为什么没有墓志铭》以供大家学习。
?

  历史学习资料:南京中山陵为什么没有墓志铭

  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天下哀悼,山河同悲。灵柩暂放于北京西郊碧云寺。两年后,北伐成功。南京国民党政府即筹划为国父孙先生营建陵寝,拨出大笔专款。2年余后,中山陵竣工,它占地千余亩,陵墓形如倒扣的洪钟,气势雄伟庄严。

  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元老们围绕着由谁来撰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展开一场争论。多数人建议并赞成由章太炎先生执笔,理由是章太炎资深望重,是在海内外卓有声望的国学大师,他早年又参加过光复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肩战斗,投入反清排满,恢复中华的斗争。他的书法炉火纯青很有名气,是书法大家。

  章太炎曾有云:论与中山先生交谊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铭唯我能胜,亦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筹备处干事,并撰写墓志。

  当时,已凭仗权术篡取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蒋介石却不同意,对章太炎很冷淡,有意将于右任、张继、丁惟汾、吴稚晖、居正等十七人联名呈递的建议请章太炎执笔写国父墓志铭的报告弃置一边,不予批复。

  说来这也不奇怪。章、蒋两人早就有隔阂。章太炎以革命前辈自居,又一向恃才傲物。民国初年在北京,他连大总统袁世凯都敢斥骂。他耿介、勇敢,从来就看不起这个青帮流氓出身的浙江同乡。

  章太炎怀着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先在家里认真地写好墓志铭,称颂他领导民众,前赴后继,推翻满清皇朝,开创民国、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但蒋介石就是不准将这篇气势博大、文笔恣肆流畅的墓志铭勒碑刻石,陈放于中山陵。章太炎知道后更对蒋氏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对此,章太炎愤怒地说:蒋以个人好恶,竟宁使革命元勋之陵墓缺少碑铭,可憾也。

?

  历史学习资料: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

  1、白蹄乌

  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军受重创的情况下,唐太宗没有听从舅父窦轨的再三阻拦,决计一鼓作气,全歼薛军。于是他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直追,一昼夜奔驰了200多里,包围了折姪城,迫使薛仁杲率残部投降。在黄土高原上,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后因长途疾驰力竭而死。唐太宗给它的赞诗为: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2、特勒骠

  特勒(勤)骠,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膘,特勤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勤所赠。特勒骠为毛色黄里透白的战马。公元619年,在与宋金刚作战中,唐太宗乘骑特勒骠猛插敌后,迫使宋军阵营大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而去,唐军收复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3、飒露紫

  飒露紫为纯紫色。在与王世充的军队对阵之际,为了刺探敌阵的虚实,唐太宗骑着飒露紫,率领10余名精锐骑兵,出敌不意地猛冲敌阵,杀开了一条通道,直出敌后。飒露紫飞奔如燕,轻捷矫健,气吞三川,威凌八阵,不幸中箭身亡。太宗给飒露紫的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愚三川,威凌八阵。

  4、青骓

  青骓是一匹苍白色杂毛马。在与窦建德虎牢关作战时,唐太宗乘骑青骓,飞箭似地冲入窦军阵地,经过四五回合的交战,终于在敌方的阵营里竖起了唐军的旗帜。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青骓身中5箭。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5、什伐赤

  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 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称郑王,据洛阳,与窦建德结好。当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王向窦求救,但都被李世民击败。 什伐赤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唐太宗赞语瀍涧末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6、拳毛纏

  拳毛纏虽毛黄嘴黑,又有旋毛,但是矫捷善走,周身旋毛卷曲呈黄色,故称拳毛騧。李世民于621年平定河北,与刘黑闼(原窦建德部将)在沼水(即漳水,在今河北省曲周县境内)作战时所乘的一匹战马,这次战斗相当激烈, 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在两军阵前。唐太宗为之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唐太宗之所以要用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是由于这6匹骏马是他生前所爱,并为唐朝一统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这6匹骏马体型粗旷,雄健有力,神态生动,成为唐太宗爱马成癖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不仅爱马成癖,还有一套识别良马的本领。在虎牢关战役中,窦建德军中有一个叫王琬的,骑着隋炀帝的御马出来挑战。唐太宗一看,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匹真正的良马,命令将士们冲入敌阵,将王琬连同骏马一并擒获归来。唐太宗给这匹马取名黄骠骢,晚年还带着它远征,不幸中途死亡。唐太宗非常哀伤,命乐工创作了《黄骢叠曲》,来慰藉自己的情怀。

  唐太宗统治的中后期,随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他开始派遣使者远出万里去索寻良马。群臣加以劝阻,唐太宗不以为然,还把良马赏赐给大臣。由于对马的挚爱,唐太宗还留下了一些咏马的诗篇。其《咏饮马》云:验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对马饮水的各种姿态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唐太宗生长在边地,不仅好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唐太宗用6匹骏马装饰自己的陵墓,不仅仅是由于自己嗜马如狂,还与他爱好骑射,想通过骑射不忘武备密切相关。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