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正文

记承天诗夜游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方法指导】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记承天诗夜游》优秀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记承天诗夜游》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竞赛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朗读课外古诗歌。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给生字词正音,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藻zǎo 荇xìng 柏bǎi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课文录音范读,学生听读课文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学生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分组竞赛。(学生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小黑板:抢答题(一):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

  (1)月色入户:(门)

  (2)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3)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抢答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是缺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5、梳理作者写作思路

  明确:叙事(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写景→抒情。

  6、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教师点评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与文本对话。

  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出示小黑板):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找出这句话来品味一下。

  (3)面对美丽的月色,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末句中的“闲人”指的是什么人?

  2、师生互动,解决上面问题

  (四)感受心境,领悟感情,与作者对话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官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豁达,笑面人生的生活态度。

  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有贬谪的悲凉,心情的落寞,还有自我排遣的豁达乐观,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五)拓展阅读,积累诗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一种复杂细腻的感觉。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恬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预设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六)小结课文,背诵课文,升华感悟

  1、主题——本文通过写作者夜游承天寺与朋友张怀民一起赏月的事情,抒发了因贬官而产生的复杂的心境,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逆境中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诗夜游》原文阅读推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诗夜游》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