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正文

有关龙抬头的诗

【教学方法】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龙抬头的诗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关龙抬头的诗:《二月一日作》

  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有关龙抬头的诗:《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有关龙抬头的诗:《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惊蛰遍地走耕牛。

  男士解禁去理发,祈保娘家健康舅。

  绽罢梅花未全凋,迎春花开挂树梢。

  春暖群艳争先放,俏丽牡丹独占鳌。

  老来携妻踏青忙,夕阳兴趣逸情爽。

  郊野园林多走遍,悦情尽洒度时光。

  有关龙抬头知识点介绍: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得。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还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清潘龙陛《帝京岁时记胜》:“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薰虫。”《掌故大词典》。

  俗话说“龙不剪头发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不过,其实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是“思旧”,而不是“死舅”,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据了解,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